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起底尾气排放检测乱象: 问题车“带病上路”, 健康车无法过检

发布日期:2025-05-26 07:18:30 浏览:37375

车主都有到车检站进行年检的经历,车辆年检可以及时消除车辆安全隐患,督促加强汽车的维护保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年检除了安全性能以外,还要检测机动车的排放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等,排放检验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机动车排放检验第三方机构,也就是车检站一方面能让不合格车辆通过检验,让车“带病上路”,而另一方面却让没有问题的车辆无法通过检测,再向车主推销“检测包过”服务,并牟取非法利益。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手法。

2024年下半年,沈阳市生态环保部门在对机动车检测站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一家检测机构提交的数据极为异常。

辽宁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浑南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贾巍:OBD编码出现了大量一致,从2023年5月份一直到2024年10月份,出现了13000条一致的编码。

OBD也就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系统可以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监控汽车尾气是否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按规定,车辆年检时必须进行“排放检测”,以确保排放的气体达到环保要求。排放检测首先就要读取OBD的数据,OBD检测通过后,才能对尾气采样检测。

OBD设备在读取车辆数据时,会显示一个编码,通常只有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车辆OBD编码才会显示一致。然而,这家检测站的数据中,有13000多条编码完全一致,也就是要有大量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车辆来这家机动车检测站做检测,这显然不可能。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检测站使用了OBD作弊设备。

环保和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这家检测站进行调查。在现场,地面上的一根电线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顺着线路,执法人员在靠近墙角的一台叉车上,一件工作服下面,找到了正在工作着的一台OBD作弊器。

执法人员介绍,OBD作弊器的型号、类别有很多种,但原理都相同,就是用它代替车辆电脑,把检测数据的接口接入到OBD作弊器上,生成虚假数据,然后上传分析。这家检测站就是用一台OBD作弊器代替大量受检车辆,所以出现了13000多条高度一致的编码。检测站相关负责人承认,这台作弊器是在网上购买的。

OBD作弊器因为体积小、成本低、用法简单,被一些非法进行检测作弊的检测机构利用,成为部分生产商、销售商和检测机构的非法牟利工具,已经形成了研发、销售、使用的灰色产业链,并且通常以模拟器、仿真器的名义改头换面在网络上销售。

记者尝试以汽车模拟器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出现了不少产品,其中就有和沈阳执法部门查获的同样的产品。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这起案件相关负责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为15760家,相比2020年增长约30%。随着机动车检测机构增多、竞争加剧,为抢占更多客户,检测机构用各种手段进行检测造假的现象频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不合格的车辆通过检测。

2023年底,安徽省马鞍山市环保部门在对一家检测站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这家检测站老旧车辆的检测通过率明显偏高。

十年以上车龄的机动车排放几乎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这不符合常理。随即环保和公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这家检测站进行调查。

根据规定,机动车排放检测在OBD检测通过后,还需要对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进行现场采样,得到的各项指标数据经过检测站的计算机分析,再上传到生态部门共享并形成检测报告。按规定,整个检测要按流程进行,调查组在调看大量监控视频后,发现检测站对有些车辆检测时违背了操作流程。

机动车检测有着严格的流程规定,机动车进入检测线相当于考生已经进入考场,除了有危及安全的特殊因素,不允许随意中断检测。但执法人员发现,在这家检测站,检测异常中断、短时间内再次过检的情况频频发生。

安徽马鞍山市公安局森警支队治安刑侦大队长李之会:对机动车检测日志开展了调取,发现确实存在中断检测的情况,跟视频基本吻合。我们对站长的手机进行依法检查,发现他的微信里面存在作弊微信群,他和引车员和环境调度员存在共同作案的情况。

原来,检测站的作弊手段是对排放超标车辆人为中断检测,利用进行复检的时间差,在检测参数上动起了手脚。

在这家检测站,环境调度员在对车辆采集数据进行检测时,如果发现车辆排放超标,会马上中断检测,停止上传数据,同时通过微信群通知检测站的负责人。负责人利用管理员权限登录后台,用特殊的技术手段修改相关参数,使之符合检测标准。之后车辆再次上线,从而顺利过检。

检测站负责人承认,2021年,他们购买安装了这套排放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技术支持,在后台违法设置、修正参数,通过修改参数,生成虚假数据和报告,让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过检。

当地公安部门确认,几年来,这家检测站共出具虚假检验报告500余份,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当地公安机关已经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抢占市场,获取利润,一些检测机构不仅用不法手段让“问题”车辆蒙混过关,甚至还让没有问题的车辆无法通过检测,再向车主推销“检测包过”服务。

记者在河南郑州市一家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使用OBD检测仪对记者车辆进行检测后,给出了一份检测结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辆有好几处故障,并暗示修起来很麻烦。随后,工作人员鼓动记者找黄牛,并告诉记者可以帮记者验车,不管车辆什么情况,都能顺利通过检验。不过当记者更换了另一家规模较大的检测站后,工作人员对同一辆车的同样项目进行了检测,却给出了全部合格的检测结果。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守门人”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对于推动移动源污染减排、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用至关重要。

为整顿机动车检测作弊乱象,自2024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全国部署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截至2024年12月,有580家机动车检测机构被取消检测资质资格,110家性质恶劣的检测机构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多个部门编制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完善机动车OBD系统功能,指导机动车生产企业完善OBD防刷写和防篡改、污染控制装置破坏或拆除报警提示等功能。这些要求,力求杜绝检测作假,规范机动车检测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利益。

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数据显示,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80%。路上行驶的每一台车的排放,关系的都是生活环境的好坏,关系你我的健康。如何守住这道关口,关键在于监管,在于“守门人”。各相关部门和地方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生产、销售、使用作弊软硬件,破坏、篡改车辆污染控制装置等违法行为,加强跨区域协作,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才能让“带病车”有病治病,让健康车畅通无阻。